点评:心理学无法研究人们思想的具体内容。心理学家和普通人一样,只能观察别人公开的行为,只能听到别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陈述,不能看到或感受别人的具体想法。到目前为止,无论是脑科学还是其他任何科学都无法直接观察人们的想法。一些通灵者声称能够读懂别人的想法,这种能力被称为读心术。但这些报告都没有通过严格的科学测试。
只有一种方法可以知道你在想什么——让他告诉你!如果对方不想告诉你,或者说实话不告诉你,那问题就没有办法解决了。如果有秘密,就叫做信任。如果你努力赢得某人的信任,他自然会告诉你更多的真相。
心理学虽然挂着一颗“心”,但其实原译时只是脑波而已。它不仅研究思想,还研究行为。而以“可测试性”的标准衡量,心理学更注重对人的外显行为的研究,因为它可以被真实地观察、记录和测试。
让我给你举个例子。我们给一个学生十个他从未学过的英语单词,让他背下来,然后让他在一个小时后拼出来。事实证明,七个单词拼写正确,三个单词出错,因此我们假设他在一小时内“记住”了七个英文单词。但是我们能观察到他脑子里记住这七个字的过程吗?不能!可能不会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我们看着他拿起名单,在某处大声朗诵(或嘴唇抽搐),一个小时后将其拼写在一张纸上,然后我们拿起这张纸并观察拼写。这就是我们实际看到的。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假设学生必须拼出他能记住的尽可能多的单词才能获得好成绩,因此将上述动作序列视为“他记住了七个单词”。但对心理学家来说,后者只是一种推论。他可能只记住了六个单词和一个单词。或者他已经背了八个字,但是当他紧张的时候,一个字错了,他交了纸就记住了。
为什么大家都问这一段开头的问题?它反映了日常生活中一种根深蒂固的误解,即内在心理与外显行为的对应关系。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在下面的许多问题中,您会看到知道和做之间的更多差异。然而,人们通常不会注意到两者之间的区别,而是看到其他人所做的一切,从在就业市场上选择职业到尴尬地挠头,他们想做的事情。为了知道一个人接下来要做什么,你必须知道他们此刻在想什么。了解一个人知识了解他们头脑中发生的事情。
因此,当他们遇到心理学家时,他们自然会认为这就是心理学的用途。不,心理学更像是一门关于外显行为的科学。在西方,有的学者直接称其为“行为科学”,或者认为应该用“行为科学”来代替传统的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