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利兹大学心理学家霍金森(GerardP.Hodgkinson)报告了一个直觉救命的真实案例:一位一级方程式赛车手正在赛道上驾车狂奔,过急弯时,他突然间做出了一个让自己吃惊的动作—猛踩刹车。刹车的冲动远远超过了他赢比赛的冲动。事后他才明白,有几辆车堵死了他转弯后的赛道,这一脚刹车救了自己的命。事后,心理学家借助录像资料帮助他在脑海中重现当时的心理过程,他才醒悟:当时自己瞬间感到一个不同寻常的现象:观众本该欢呼但没有欢呼,本该注视他,却惊愕地注视前方。他的无意识感受到了这个异象,并迅速采取了正确行动。
科学家对某些突然出现的现象提出猜想和假说就属于直觉思维。阿基米德在浴缸洗澡时突然发现浮力定律,达尔文在阅读马尔萨斯人口论著作时提出“自然选择理论”,魏格纳在看地图时突然闪现出“大陆漂移”观念,等等,这些都是直觉思维的典型例证。直觉思维的发生与灵感密切相关。
青年数学家阿普顿,刚到爱迪生的研究所工作时,爱迪生想考考他的能力,于是给了他一只实验用的灯泡,叫他计算灯泡的容积。一个小时过去了,爱迪生回来检查,发现阿普顿仍然忙着测量和计算。爱迪生说:“要是我,就往灯泡里灌水,将水倒入量杯,就知道灯泡的容积了。”毫无疑问,身为数学家的阿普顿,他的计算才能及逻辑思维能力是令人钦佩的,然而,这个问题表明,他所缺少的恰恰是象爱迪生那样的直觉思维能力。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在谈到“J”粒子的发现时写到:“年,我感到很可能存在许多有光的而又比较重的粒子,然而理论上并没有预言这些粒子的存在。我直观上感到没有理由认为这种较重的发光的粒子(简称重光子)也一定比质子轻。”这就是直觉。正是在这种直觉的驱使下丁肇中决定研究重光子,终于发现了“J”粒子,并因此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居里夫人在深入研究铀射线的过程中,凭直觉感到,铀射线是一种原子的特性,除铀外,还会有别的物质也具有这种特性。想到了立刻就做!她马上扔下对铀的研究,决定检查所有已知的化学物质,不久就发现另外一种物质—铣也能自发发出射线,与铀射线相似。居里夫人提议把这种特性叫做放射性,铀和铣这些有这种特性的元素就叫做放射性元素。这种放射性使居里夫人着了迷,她检查全部的已知元素,发现只有铀和铣有放射性。她又开始测量矿物的放射性,突然她在一种不含铀和铣的矿物中测量到了新的放射性,而且这种放射性比铀和铣的放射性要强得多。凭直觉,她大胆地假定:这些矿物中一定含有一种放射性物质,它是今日还不知道的一种化学元素。有一天,她用一种勉强克制着的激动的声音对布罗妮雅说:“你知道,我不能解释的那种辐射,是由一种未知的化学元素产生的……这种元素一定存在,只要去找出来就行了!我确信它存在!我对一些物理学家谈到过,他们都以为是试验的错误,并且劝我们谨慎。但是我深信我没有弄错。”在这种信念的驱使下,居里夫人终于和她丈夫一起发现了新的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居里夫人还以她出色的工作,两次荣获诺贝尔奖。
据说心理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有过这样的观点:做小决定时,应当依靠你的理性,把利弊罗列出来,分析并作出正确的决定;当你做大的决定,例如寻找终身伴侣或决定职业发展方向时,你就应该依靠你的潜意识,因为这么重要的决定必须以心灵深处的最大需要为依据。所谓随意,就是听从内心的召唤,跟着感觉走。
直觉是如何产生的?
尽管直觉的产生极为突然,然而其生成决非偶然。直觉的生成有其极为复杂的原因与条件。
首先,一定直觉的生成必须要有相关知识的积累。这里所说的“相关知识”既包括有关的经验知识,又包括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知识的积累”,是指经过人们的反复实践和莺复认知而积淀并存贮于大脑皮层上,生成为深层的下意识并形成相应的经验认知模块或有关学科专业认知模块。所谓“认知模块”,是指一定的认知运作程序、经验知识或学科知识组合方式。人们常说,“三句话不离本行”,正说明一定的认知模块在人们日常思维和相互交流中的作用。其次,直觉的生成有其内在的机制。这里所说的“内在的机制”,是指主体在问题的激发下,思维处于愤悱状态,进而对这一问题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甚至是长时间的思索或考察;然而却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便处于极度的困惑状态。再者,直觉的生成须有一种特定的情境:主体或者处于特定的场景之中,或者观察到特定的现象,或者在突发性的压力下,或者是主体思维愤悱状态的暂时“缓冲”,进而,使思维出现了突发性的脉动,直觉出现了,随之,思如泉涌。
直觉的生成有其不同的境界:一是灵感,即主体在瞬间突然捕捉到解决问题的思路,然而还不够清晰;二是顿悟,亦称恍然大悟,即主体突然间达到了对事物本质的了解,或者对问题的关键的把握;三是直观,即主体在瞬间突然对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发展达到了整体性的了悟。
测试:直觉测验
在猜谜语游戏中你是否成绩不错?
你是否喜欢和别人打赌,赌运是否很好?
你是否一看见一幢房子便感到合适与舒适?
你是否常感到你一见某个人,便感到十分了解他(她)?
你是否经常一拿起电话便知道对方是谁?
你是否常听到某些“启示”的声音,告诉你应该做些什么?
你是否相信命运?
你是否经常在别人说话之前,便知道其内容?
你是否有过恶梦,而其结果又变成事实?
你是否经常在拆信之前,便已知道其内容?
你是否经常为其他人接着说完话?
你是否常有这种经历:有段时间未能听到某一个人的消息了,正当你在思念之时,又忽然接到他(她)的信件、明信片或电话?
你是否无缘无故地不信任别人?
你是否为自己对别人第一面印象的准确而感到骄傲?
你是否常有似曾相识的经历?
你是否经常在登机之前,因害怕该航班出事,而临时改变旅行计划?
你是否在半夜里因担心亲友的健康或安全而忽然惊醒?
你是否无缘无故地讨厌某些人?
你是否一见某件衣服,就感到非得到它不可?
你是否相信“一见钟情”?
答是的记1分,答否的记0分,累计所得分数,并按如下标准进行评价10—20分,有很强的直觉能力。有着惊人的判断力,当你将它用于创造时一定会取得巨大成功。1—9分者,你有一定的直觉能力。但常常不善于运用它有时让它自生自灭,应该加强对它的培养,让它成为你事业的好帮手。0分者,你一点也没有发展自己的直觉能力。你应该试着按直觉办事,就会发现直觉。
如何培养直觉思维能力的强化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获取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
在前面已经指出,直觉的产生不是无缘无故、毫无根基的,它是凭借人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才得以出现的,因此,直觉往往比较偏爱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人。从这种意义上说,获取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是直觉强化的基础。
2.学会倾听直觉的呼声
直觉思维凭的是“直接的感觉”,但又不是感性认识。人们平常说的“跟着感觉走”,其中除去表面的成分以外,剩下的就是直觉的因素。直觉需要你去细心体会、领悟,去倾听它的信息、呼声。当直觉出现时,你不必迟疑,更不能压抑,要顺其自然,顺水推舟,作出判断、得出结论。
3.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
直觉突出的特点是其洞察力及穿透力,因此,直觉与人们的观察力及视角息息相关,观察力敏锐的人,其直觉出现的几率更高,直抵事物本质的效果更强。因此,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观察力,特别是提高对那些不太明显的软事实,如印象、感觉、趋势、情绪等无形事物的观察力。
4.真诚、客观地对待直觉
直觉虽然是凭借人们已有的知识及经验,凭“直接的感觉”产生,但却常常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及个人情感的的干扰。特别是后者,当一个人处在某种情感例如猜忌、埋怨、愤怒等的困扰中时,直觉的判断就有可能失去客观性。因此,我们要真诚的对待直觉,产生直觉的过程要尽量排除各种影响和干扰,出现直觉以后,还要回过头来冷静的分析其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