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除了初试和复试,还有一个执行多年,却一直未被大家重视的第三项目。这些年来,这个项目不仅一直在发挥作用——个别初试和复试考生高分被刷,各所大学还将其提升为一个重要考核指标。这个项目就是“心理测试”。“旧”项目起作用心理测试是在年,作为深化改革考研复试的一部分,而被列入复试考核内容中的。年,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和山东大学就开始具体执行。心理测试主要是通过考生现场填写调查问卷,网络完成测试题或面试提问等方式综合判定。假如考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合格,将被拒绝入学。执行初期,由于加入心理测试项目的大学较少,加之测试内容的不完善,这个测试并为真正发挥作用。我们很少听闻因“心理测试”不合格被刷的考生。这些年来,因为网络的公开性和“心理测试”的逐渐普及,我们开始在网络上发现一部分因“心理测试”被刷的高分考生案例。年考研就有考生自主爆料因未重视复试的心理测试而落榜,被迫调剂的事情。心理健康被重视关于心理测试,当代大学生并不陌生。很多大学在本科生入学时,会让学生填写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许多人都认为这只是一个“形式”,并无参考意义;不少同学还研究出“破解之法”;更是有言论认为考研复试因”心理测试“不合格被刷,其实是一个“刷人借口”,是为“关系户”让路的手段。或许,多年以前确实存在这个状况。但现今,大学生因“心理健康”状况而导致的危害自身或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屡见报端,社会与教育部门开始正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问题。因“心理测试”不合格淘汰考生已是“名副其实”。年作为全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年,教育部直属的38所大学就发生了63起极端事件;仅广东省地方高校就发生了31起(其中5起被救)。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和心理引导的缺失,使得近年来,高等学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学历越高,就读学校等级越高,所在城市越发达,竞争越大,自杀率就越高的情况。自杀的留美大学生我们可以回顾过去一年,即使在不翻查新闻记录的情况下,关心教育的学生和家长大多能说出一起到两起震惊全国的大学生(研究生)的极端行为事件。南京大学研究生的遗书正确看待“心理测试”,关爱“身心健康”我相信没有人愿意看到这些悲剧的发生。不论是自身,还是对他人,极端行为带给家庭的伤痛是难以平抚的。我们需要正确看待“心理测试”,它并不是一种“形式”,也不是歧视。它的作用在于尽早发现潜在问题,及时做出心理健康引导,帮助学生正视身心健康问题。心理测试是一套评估试题,并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它测试的是考生性格的“稳定性”。一个正常人是无法表现出多种评判结果的,否则,测试者可能就存在心理异常的潜在问题,最终还是需要心理医生综合评判。不仅是考研复试,公务员考试、企事业单位入职评估和各大名企招聘流程里都有“心理测试”这个环节,并且该环节的权重在逐年提升。关爱你的“心”大学发生学生极端行为,不仅会给家庭带来伤痛,还会给其他师生带来心理创伤和心理压力,让学校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大学需要合理的干预措施,学生、家长和教师也呼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心理测试”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大学采纳,并占据较高的权重。相信不远的将来,这个项目就会在考研复试中被全面普及。“心理测试”不合格的考生应尽早寻求家长和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更加专业和综合的评判,以确定大学的“心理测试”是误判,还是考生确实需要心理疏导。健康一定比学历更重要。不论各位考生面对心理测验试题是否认真作答,或者有“破解方案”。考研是一种目的,“技巧性”通过心理测试是一种手段。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到睡在你上铺的兄弟突然站起来,你会不会害怕?往期精彩:大学为本科生配导师,一些研究生却忙起来了考研初试成绩出错了!部分大学发布成绩更正通知,改分的同学笑了考生遇到网传“考研复试导师必问题目”,押题成功,却未必是好事这些小事,恐怕只有考研人才能体会
除了考研初试和复试成绩,近年来,各大学愈
发布时间:2023/11/26 8:51:13 点击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