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消防工程师考试开考以来,参考人数逐年攀升,年一度达到将近90万人。但是通关人数年个,年多个,年1万多个,年不到两万人;通过率一直在2%左右。高难度可能意味着高回报,所以仍然会促使很多人加入到注册消防工程师的考试大军当中,络绎不绝。但是,大家在备考当中都存在着诸多问题,笔着结合数万学员的实际情况及实际教学过程当中遇到的学员突出问题,就备考当中普遍存在的几个事项给大家做一个分析,希望大家的备考之路能够顺畅一些。若有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一、从众心理、盲目参考
最近在建工考试圈里流行着一句很搞笑的笑话考过二建可以养车、考过一建可以养车、考过一消可以养小三“。就是这句话,不断给我们的消防考试大军增添新生力量,考证的热潮就像今年七、八月份的天气、一浪高过一浪,年一度即将突破90万大关。很多人的朋友圈都不乏又从事建筑行业的朋友,于是乎就听说朋友通过努力考试取得了什么证书,收入增加了不少;又加上前几年的不正当挂证热潮,更是浮夸不上班多拿十几万,不少机构的浮夸宣传,导致更多的人趋之若鹜。笔着很多次走道大街上,不知不觉的就能听到有人讨论考消防工程师的话题(听说考到这个证不上班就能一年躺赚十几万),感觉这些人都疯掉了,好像不冲进这个考证圈就对不起自己。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消防安全和经济发展的不相适应性,这就要求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安全水平。如果说,为了这个目的和目标,大家都来参与学习,固然是好事。可是我仍然要提醒的是,各行各业都应该术业有专攻,为了所谓的”躺赚“,放弃自己的领域,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盲目参考不可取。当然如果本身时间充裕,学学消防知识,保护一方平安,也是鼓励的。理性思考、切忌盲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二、三分钟热度、没有耐心
陈前进提醒你贵在坚持消防工程师三科教材的特点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是基础知识,《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是基础知识的应用,《消防安全技术案例分析》是把前两科的知识,放到实际的工作当中,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起来一万多个知识点,但是这一万多个知识点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需要融会贯通,灵活应用。消防考试最大的一个特点是考试题目很少能在教材上找到原话,都是需要能够理解掌握,真正弄懂。也就是说:如果在不真正理解的情况下,即使教材会背,也不到一定能够通过考试。所以这就决定了考试的难度,学习的耐力和持久性,二万五千里长征要打持久战。常言说得好,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而不少学员刚刚上路就就夭折了。
刚报名参加培训的时候,热情度很高、很兴奋,一个月下来身心疲惫,突然发现知识太多,三本书将近页,后面的知识还没开始学,前面学的知识一点印象都没了。于是开始出现厌学情绪,逐步从一开始的每天学四个小时,到四天学一个小时,再到忘记书放哪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提醒广大考友,既然选择了上路,就不要怕风雨兼程,雨后才能现彩虹。
三、心浮气躁、骄傲自满
古语说得好:沉着气不少打粮食。人和人的成长环境不同,心态和性格不尽相同,知识面和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一部分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心态不端正,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知识点,搞不懂学不会的地方,就感觉整个世界都给TA作对,开始埋怨这个老师讲的不好,那个老师讲得不清楚,到处找各种理由,给自己烦躁的心情开拓。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上课风格,每个人也都又自己喜欢的风格,每个老师也都有自己的优势,喜欢哪个老师的课可以多听,不喜欢哪个老师的课可以少听,一般选择性地听两个老师的课就OK了,也不要太多。各个老师对侧重点的理解可能会有所偏差,即便是对同一个知识点的理解,角度不同可能也会有偏差,两个老师的课足够可以涵盖所有的重点。机构可以选择,选择好培训机构以后,就要去适应该机构老师的讲课风格,喜欢上老师的课程以后,才能认真的学习。就和我们小时候上学一样,喜欢哪个老师,该老师的那门课学的就非常好一个道理。
还有一部分学员,容易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稍微学懂一点皮毛就开始飘飘然,好像什么都懂了。有过消防学习考试经历的学员都知道,老师讲的时候都能懂,打开书本什么都会,自己独立做题的时候都不会。例如:以下关于防火分隔设施的说法错误的是()?ABCDE五个选项一个个看过来,好像都正确,找不出一个错误的。“水过地皮干”式的学习,根本无法吃透知识点的内容,也不可能通过考试。所以,必须认真跟着老师的讲解吃透每一个知识点,也不要想当然。“我想着是这样的”不一定正确。戒骄戒躁、虚心实干才是通过考试的不二之选。
四、基础薄弱、好高骛远
庞大的消防考试队伍当中,绝大部分考生不是从事消防相关工作的,对消防设施设备不熟悉,有些甚至根本0基础,完全是小白。这部分学员总感觉自己基础太差,又加上需要学习的知识很多,就想在学习的时候走捷径,快速的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殊不知欲速则不达。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基本知识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有量变达到质变,基础打不扎实,即便把楼房盖起来,也经不起一点风雨考验。夯实基础、稳扎稳打是制胜的法宝。
五、剑走偏锋、走火入魔
消防工程师考试内容虽然很多,刚开始学习感觉很困难,也很枯燥无味,尤其是建筑防火和消防设施里面的很多概念,让人看着就头疼,不要说是各个部件的功能、作用和工作原理,就是基本的名称,初接触的学员,也有点接受不了。但是学到后来突然发现,还蛮有意思,对某一个设备、某一点兴趣越来越高,开始研究,最后花了很多时间,终于研究明白了。但那不是考试重点,甚至根本都不可能会考。你喜欢研究固然是好,但别走火入魔。你的目标是考试通过取证,真想研究的话,等你考过了取得证书,工作当中在慢慢研究也不迟。老师在讲课当中已经说了,某个问题不用深究,很多学员非要搞个明白,不然TA睡不着。本来学习时间就短,内容就多,你没有太多的时间浪费。
请记住:通过考试才是你真正的学习目标,不是搞研究搞发明创造。等你取得证书,你去研究一套“不用任何灭火剂就能灭火”的自动灭火系统,那才叫高手。
六、眉毛胡子一把抓、毫无章法
消防工程师考试三本教材,其中《消防安全技术实务》多页,《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将近页,重要的两个篇章第二篇建筑防火篇和第三篇消防设施篇占正本教材页数的一半左右,考试分值分布却占80%还要多;而这两个篇章当中考试侧重点页非常明确。所以把握重点非常重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想了解具体章节分值分布可以百度搜索“陈前进消防入门导学课程”听一听(包括技术实务、综合能力、案例分析),对学习会有很大帮助。抓住重点、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陈前进消防入门导学课程七、复习方法不恰当
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另一个特点就知识多、复习时间短,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记住这部分知识,学另一部分知识的时候,前面的又忘记了。哪究竟应该怎么样学,才不会忘记呢?答案是:怎么样都会忘记,但是我们应该在还没有完全忘记之前再抓紧学一次,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三回就成好朋友就是这个道理。具体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根据人的大脑记忆曲线,第一次接触某个新鲜事物或者知识点,一般能撑7天,也就是说你看某个知识点第一次和第二次时间间隔不能超过7天。有很多人看一本书,一个月还没看完,等你看完以后回来再看第二遍已经没有印象了,等于还是全新的。接着第三遍和第二遍相隔不能超过一个月,第四遍和第三遍相隔不能超过两个月。(具体间隔时间个人根据情况适当调整)。这样的过程反复进行几次,本身学习的过程就是反复的过程,我个人称之为循环记忆法。以消防工程师为例,技术实务第一遍复习在7-8天内连着复习两遍,然后在复习综合能力2遍,然后案例分析一遍。第一轮1个月时间过去,接下来重新回到技术实务、综合能力、案例,按照前面的时间段把握。然后开始学习和做真题交替循环进行,查漏补缺。做真题又两个好处,一个是逐步了解出题的思路,另一个是通过做题发现学习的不当及不足之处。记忆的过程就是反复的过程:快速读书,反复读书是记忆的精髓。
八、读不懂题、不会考试
读不懂题目要求,答非所问,或者是漏洞百出,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基础不扎实,基本概念理解掌握不透彻。比如:很多人学习学了两年仍然分不清楚:什么是平面布置、什么是总平面布局?什么是防火分区、什么是防火分隔设施?安全疏散都包括哪些内容?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概念搞不清楚就无法作答或答非所问。
再比如:背景资料说,某单位安装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某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对该单位“气体灭火系统”进行联动功能检测,断开驱动装置控制线,触发防护区内的任一只感烟火灾探测器之后,防护区内部声光警报器启动,同时联动关闭防护区除泄压口之外的门窗洞口、通风空调系统等,再触发一只防护区内部感烟探测器,启动防护区外部声光警报器,测量系统驱动装置控制线输出端电压为0。问:以上联动测试是否符合要求并说明理由。
陈前进您先考虑下您是一个什么样的想法。我个人认为正确的答题思路应该是:
(1)触发防护区内的任一只感烟火灾探测器之后,防护区内部声光警报器启动,符合规范要求;理由: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规范规定,防护区内任一探测器或者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动作,应启动防护区内部声光警报器。
(2)同时联动关闭防护区除泄压口之外的门窗洞口、通风空调系统等,不符合要求;理由:触发一只探测器不满足联动逻辑关系,不能联动关闭防护区除泄压口之外的门窗洞口、通风空调系统等。
(3)再触发一只防护区内部感烟探测器,启动防护区外部声光警报器,不符合要求;理由:气体灭火系统联动逻辑关系是两只不同类型的探测器,两只感烟火灾探测器不能联动启动防护区外部声光警报器。
(4)测量系统驱动装置控制线输出端电压为0,符合要求;理由:两只感烟火灾探测器动作,不满足逻辑关系,没有启动控制命令输出,输出端电压为0正常。
搞懂概念、认真审题、答对要点、方得考试。
陈前进以上是笔者个人拙见,觉得有道理可以参考,觉得没道理弃之即可、请勿吐槽。时间仓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谢谢观看。祝大家都能顺利通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