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天线设计师,为了与用户物联网产品配套天线,经常会接触到用户的电路板。大部分初次接触的用户电路板,都发现射频通路有π形电路网络,并且这个π形电路不是0Ω短路就是模块厂家建议的电感电容值。说句不要脸的话,笔者调π形电路的水平绝对一流,但我还是要对模块厂家给出的这个建议进行吐槽,不怕被拍砖。
一)关于π形电路:
π形电路,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并联-串联-并联”的电感电容网络,形状似π而得名,目的是将π网络两端的射频阻抗调匹配。调整的工具主要借助于矢量网络分析仪和史密斯圆图。期间先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对端口进行S11测试,它的大致原理是矢量网络分析仪在指定频段发送扫频信号到待测端口,通过发射和反射信号的比对,再根据特定算法标定出S11值(实部和虚部)。根据此S11值,再根据史密斯圆图调整π形网络的感抗和容抗,使之达到期望的匹配阻抗。此技术在天线与射频端口有时会使用,但它毕竟是一种无奈的补充手段,是两端阻抗匹配出现较大偏差时的修正。
下图是一个50Ω匹配的史密斯圆图,图中标出了驻波比圆(矢量网络测试仪能看到这个图),也就是为匹配偏差标出了范围。如果这个偏差超出了你的允许值,借助史密斯圆图,通过π网络调整到你的允许值内即可。
结论:π形电路,就是一种调匹配的手段。
二)π形电路的调试依据:
π形电路调整的依据是首先要知道π网络两边的S11参数,这样才知道两边的失配度,然后根据共轭匹配的原理,调整π网络的电感和电容值(借助史密斯圆图),使之达到共轭匹配。
50Ω匹配,是业界约定俗成的,你也可以理解成“潜规则”,但并不是必须50Ω匹配,原则上,任何值都能匹配。例如两边是30欧姆叫匹配;两边是70Ω也叫匹配。但如果阻抗是复数,就只能共轭匹配了。
所谓共轭匹配,就是实部相等,虚部相反。如下图,通过矢量网络测试仪两边测得同频点位置如1点和2点,它们就是匹配的。否则,借助史密斯圆图调整共轭匹配。
结论:要调匹配,先知两边失配。
三)模块厂家给出的依据是什么
可能是孤陋寡闻,本人看到的大部分模组厂家给仪表整机厂家的模组参考外电路中,都有一个π形网络,说是调匹配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果要调匹配,首先要知道π形网络两边的失配。天线是个无源器件,这个S11参数测试没问题;模组是个有源器件,拜托!你给个测试方法啊!别告诉我模组是50Ω匹配没问题,凭什么?我怎么测试验证?
大部分仪表整机厂家也真是听话,按照模组厂家的建议,无条件的把π形网络加到传输通道上,最后用一个0Ω电阻把通道短路,累不累啊?起π形网络的作用了吗?这是射频通道,为加π形网络而延长传输线,再用一个0Ω短路,都会对信号增加失配和衰减的!
结论:给不出模组的阻抗,就别推荐调匹配。
四)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有时会听到仪表整机厂家说,万一不匹配了,我还有π形网络。我就想问,万一不匹配了,你有π形网络,你能咋样?你能调吗?别光听忽悠了,你这个预案只是程序正义的官僚预案。
就目前状况下,本人也只能勉强的认为模组射频口是50Ω匹配。因此提醒整机厂家硬件工程师,别瞎琢磨π形网络了,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好好按要求把传输线尽可能的缩短,找一个靠谱的天线设计师,把天线性能之托和网络匹配之事转交出去。
结论:甩掉包袱吧,轻装上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环球表计,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邮箱:hz
people-ener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