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一个情商高的人会顾及他人的感受,善于运用语言,从不吝啬赞美。和这样的人交往我们常常也是感觉赏心悦目,如沐春风。
那么如何让从小就培养孩子的高情商呢,最近看的这本《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就详细的提到了和解决这个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 任老师,书本的开遍就从我们属于哪种父母开始。父母被分为了四种类型:忽视型,压抑型,放任型,情绪管理型。简单的来说,忽视型父母总是忽略孩子的消极情绪,压抑型的父母比较专制,放任型就是不管。而情绪管理型父母就是孩子所子需要的父母。
因为有时候也会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属于哪一直类型的父母,所以书中有测试,我们可以好好做一些测试题,然后我们就知道我们属于哪一种父母。
书中提到情绪管理的基础是:共情。共情我想大家对这个概念并不陌生。我们要及时察觉孩子的情绪,抓住机会,然后倾听孩子并且认可,再接着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最终解决问题。
我之前看过一个美国的电视剧叫《性爱自修室》,都是一群中学生,都处于青春期,同学与同学之前,家长与孩子之前的各种问题,各种人生插曲。我看过最印象深刻的感觉就是,孩子在很伤心,很难过,很叛逆的时候,越是把父母亲人往外推的时候,其实他那个时候却是真正最需要父母的时候。我们作为父母真的在孩子越大的时候越得和善,越得学会倾听,适当安抚和适时退出。
其实要做到当孩子伤心,生气和害怕时,我们试着把自己置身于孩子的位置,用他们的眼睛观察世界,听起来简单,做起来是非常难得,尤其是当你自认为你生命阅历更丰富的时候。
情绪管理方法固然好,但是并不是什么情况下对适用,在一些时候就不能再进行情绪管理训练。如当你赶时间时,当有旁人在场时,当你太累或太难过而不能进行有效的指导时,放荡孩子犯了很严重的错误时,当孩子伪装情绪来操控你时。我们是情绪管理的主导,我们掌握好尺度,在合适的时候,合适的事情上对孩子进行情绪管理训练。
书中还提到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问题。真正对孩子造成 的不是父母的冲突,而是他们处理冲突的方式。生活柴米油盐,磕磕碰碰,鲜有不吵架的父母吧。这些似乎也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吵也好,打也好,当两人矛盾解决时,一定得让孩子知道。
当父母吵架的时候孩子其实是很害怕,而且他们感觉很恐怖的。他们害怕爸爸妈妈分开,害怕爸爸妈妈不要自己,会认为都是自己的错。但是我们做父母的,必须得告诉孩子,尽管我们之间出现了矛盾问题,但我们依然还会像一群那么爱他,会照顾他。
书的 将孩子分为了五个阶段进行解读,包括孩子的婴儿期,幼儿期,幼童期,少年期和青春期。搞清楚孩子各个时期的特点,我们就能更好地在每一个时期加强孩子的情商。
比如书中说到的,幼儿期(1-3岁)。大家都知道孩子喜欢护东西,在我们小时候,我记得特别清楚,家里来了人,或者我们玩得好好的时候,来了另外一个小朋友要我们的东西时,父母就会毫不犹豫的让把玩具给另外那个孩子玩,不给的话,妈妈甚至还会打我们,并且说我们抠门,以后没有人愿意跟你玩了,这样类型的话。我们就会哇哇大哭,觉得特别伤心。
但是这本书里就说了,当这样的事情发生时,我们提前要跟孩子说清楚,只有愿意跟小朋友分享的玩具才能带出去或者朋友家里。当家里要来小伙伴的时候,要把自己不愿与分享的玩具藏到一个秘密的地方。这样既尊重了孩子自己,又让孩子体会到了他一直渴望拥有的权利和控制力。
真的是时代在进步,育儿方法也在不断的进步,我们得紧跟时代的步伐,让孩子更好的同时,也不断的提升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