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是上海中考名额分配新政实施的第一年,上海市浦东复旦附中分校一下子迎来了名高一新生。不仅人数较上一年翻倍,学生的来源也从原先的40多所初中,一下子扩大到全市多所初中,其中,中考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分差多达分以上。这些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经历差异巨大,让学校不得不在原有的分层教学基础上探索更多的课堂教学变革。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招新政之下,高中学校生源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对高中教育提出新要求,分层教育势在必行。但高中需要直面一道“思考题”:分层教育等于简单的分班教学吗?如果不是,又该如何合理分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平行分班占大多数,充分发挥“领头羊”效应“分层教育绝不是简单按照学生的分数高低进行分班教育,从育人的角度,学校更要考虑到学生在高中三年的身心发展和潜能挖掘。”采访中,多位高中校长不约而同表达了这一看法。去年起,随着名额分配生入学,学校的生源虽然有所变化,但在一位资深高中校长看来,中考成绩毕竟不能代表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部。想要更多了解他们,必须要设置一段时间的观察适应期。在浦东复旦附中分校,上学期新生入学后,第一个学期便被不少带班老师们定义为观察期。通过入学后前10周到12周较为稳定的班级教学,老师会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业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阶段性测试表现,并结合家访,在去年11月的期中考试过后,对所有学生的水准做到“心中有数”,随后开展相应的“分层走班”。浦东复旦附中分校相关负责人坦言,这届高一学生在实施“分层走班”后呈现出的学业差异更为显著,“生源越来越多样化,对分层教学的要求也会更高,通过科学的走班,我们不仅要保证一部分学习能力比较好的学生起到引领作用,更要
高中应对生源之变分层教育势在必行,但分层
发布时间:2023/11/14 8:55:36 点击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