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天才,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光鲜亮丽的形象,但如果你有机会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教室看一看,就会发现一个头发乱糟糟,身上的衣服还有油污的人。
他得了“天才病”,15岁考上研究生,三年后读博,如今却“疯了”。他总是穿着一双拖鞋出现在教室里,很少有人会将他和天才这个词联系在一起。
其实,他的人生经历仅仅用天才两个字都不足以概括。十一岁的年纪他就已经在读大学了,十五岁成功考上了研究生,十八岁就成为了博士生。他的名字叫谢彦波,曾是家喻户晓的天才少年,脸上却写满了辛酸。
他出生在年,是湖南长沙的一个中产家庭的孩子。他的父亲是医学院的物理学教授,而母亲是一名医生。这样的家庭条件在当时来说非常优秀,也能给他提供很好的学习环境。
他从小就和父母在一起,在湖南医学院的家属小区长大,但后来父母的工作比较忙碌,没有时间照顾他,他就只好回到了乡下奶奶家。奶奶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村人,只知道如何让孩子吃饭睡觉,并不懂得该怎样教育孩子。
他在奶奶家一直住到了该上小学的年纪,这个时候父母将他接回自己身边,才发现他有非常严重的表达能力缺陷。当时,他不会用第一人称来说话,在描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时,总是会直接说自己的名字。母亲对此感到非常发愁,担心孩子没有办法在城里上学。
不过,父亲却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大智若愚,只需要花费时间引导教育一下,就能成为天才。
于是,在父亲的坚持之下,他还是进入到了长沙市区的一所小学开始读书学习。不过上学之后他并不喜欢说话,总是喜欢一个人坐在角落里。无论老师问他什么问题,他都不会轻易回答,老师只能找到他的家长反应。
父亲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就给他讲了一个小木偶奇遇记的故事,从那以后他就变得活泼了一些。虽然如此,父亲还是觉得他非常腼腆,医院进行检查。没想到检查出来的结果显示,这个孩子患上了阿斯伯格症,也就是人们常常说的天才病。
患上这种病的天才都非常孤独,但他们有着极高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这也是他们被称为天才的原因。这些孩子大多都沉默寡言,并且比较刻板。安徒生、康德等知名人物,也是这种病的患者。
毫无疑问,这个孩子也是天才,他还在小学一年级读书的时候,父亲就发现他偷偷做起了高年级的数学题目。虽然父亲对此将信将疑,但还是给他安排了一些自学的课程。
每天放学回家后,谢彦波会主动在书房里学习高年级的知识。他从来不会觉得这些知识枯燥,反而觉得这些数字非常有趣,就像在做游戏。
他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学习完了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学完了高中阶段的数理化等全部科目。虽然父亲是一位大学的物理教授,但他也被孩子的学习能力惊艳到,只能带着他继续学大学的课程。
这个消息很快在家属院传开,于是,当医院举办高中数理化竞赛的时候,就有街坊邻居推荐这个孩子去参加。
虽然当时他正在读五年级,但没想到居然成为了比赛中的第二名。当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正在准备成立少年班,这个天才少年的出现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学校特地找了一名老师,在家里对他进行测试,没想到他做完试卷后的成绩非常优秀,直接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入校后,他成为了大学教室中年龄最小的人,老师也常常对他进行特殊照顾。但因为他不善于人际交往,因此,老师会派一些年龄比较大的学生照顾他。解决了生活方面的困难,他很快就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第二年,他转到物理系进行深入研究,而且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因为各项考试成绩都非常优秀,他提前完成学业并成为了一名硕士。
因为读大学时处在少年班,身边的人智商都很高,他从来没有因为人际关系困扰过。但读研究生的时候他就因为年龄太小,没有办法和身边人正常沟通,出现了困扰的心情。
考上博士之后,很多人都觉得他的前途无量,但由于不善于人际交往,他和自己导师的关系闹得很僵。没办法,只能选择去美国求学,在普林斯顿大学跟着一位有名的物理老师学习。
两个人的性格都非常傲慢,因此在面对教授出的题时,谢彦波的回答总是很无礼,这也让教授对他产生了不好的印象。两个人早就出现了非常明显的矛盾,但谢彦波并没有意识到,哪怕他在这所学校寒窗苦读了很多年,最后仍然没能顺利拿到博士学位。
为了毕业,他甚至拿枪逼着自己的老师,让他通过自己的论文。这样的他成了人们心中“疯子”的代名词,最后只好在一位教授的帮助下,回国成为一名物理系老师。
一代神童谢彦波:15岁读研,18岁读博,最后为何成了“疯子”?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