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后天要在大老板面前汇报工作,我现在紧张地睡不着觉。”
“这个项目已经搭建大半年了,可迟迟验收不了,我现在愁的头发都快掉光了。”
“看到身边好友陆陆续续结婚生子,自己还在原地踏步,我真的急了。”
“高考马上就要来了,可我这几次考试成绩一直在倒退,我快要疯了。”
……….
看到这些小伙伴的留言,我们能够感受到Ta们面对生活起落时的焦虑与无助。所以我们想和大家聊聊关于“焦虑”这件事。
毕竟在这个“内卷”的时代,焦虑似乎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难以抹去的一块心病。
希望每一个焦虑难安的人,好好阅读今天的文章。
01焦虑是我们对自己或者亲人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过度担心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
这种烦躁的情绪中,常常包含着紧张、恐慌、忧愁、不安、着急等成分。
因为这种情绪的复杂性,导致它极容易让我们的身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例如,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大量出汗、肠胃不适、头晕眼花等。
不过焦虑并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坏蛋”。
有研究显示,相比完全不焦虑的人,存在一定焦虑的人,工作效率会更高。
可见焦虑会给我们带来两种影响:
积极影响:
在关于当代人焦虑的调查中显示,超过一半的人表示焦虑给Ta们带去了积极作用。
其中票数排在前三的分别是“反思生活,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学习、工作的动力”“提高对工作、生活风险的警惕性”。
Ta们表示,当自己感受到焦虑时,会更加容易接受来自外界的建议,从而做出切实有效的决策。
而在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了焦虑和智商之间的相关性。
他们表示焦虑水平高的人,在智商测试中的表现会更好,尤其是在说话表达方面。
消极影响:
当然,焦虑也有另一面。
EysenckCalvo经过调查,得出大多数人认为主要的消极影响分别是“注意力下降”“不喜社交”“食欲、睡眠不好”。
有研究显示,长期焦虑会导致人的大脑发生损伤,影响人的记忆、情绪和认知,提高了人们患上心理疾病的风险。
换而言之,当人长期拥有高度焦虑时,这份焦虑会变成病理性焦虑,也就是“焦虑症”。
它也被称为焦虑性神经症,主要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
通常会有紧张、坐立不安、心悸、手抖、尿频等主要表现。
而焦虑和焦虑症最主要区别:
焦虑症患者会时常有和现实情况不一致的紧张害怕,而这种紧张害怕并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
例如,一个焦虑症患者去办事情,需要乘坐电梯。
虽然Ta之前并未对电梯有过什么阴影,但是可能还是会对此产生极大的恐惧。
02那么我们是因为什么,感到如此焦虑?
一、冲突
弗洛伊德曾指出,我们所有的焦虑都源自于冲突。
在他的“三我理论”中,身为执行者“自我”常常被充满欲望的“本我”和道德高尚的“超我”所裹挟和压制。
当“自我”和“超我”发生冲突时,人们会感受到“道德性焦虑”;
当“自我”和“本我”发生冲突时,人们会感受到“神经性焦虑”。
例如,当你想反抗父母,准备对父母出言不逊时,你会产生一种焦虑感,这就是道德性焦虑。
因为这是一种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
当你想获得老师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