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首颗学生自研微纳卫星“启明星一号”成功发射
2月27日11时06分,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随着长征八号遥二火箭圆满出征,满载着珞珈学子航天梦的“启明星一号”微纳卫星顺利起航。据卫星发射场反馈消息,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14点11分收到卫星测控信号,卫星工作正常,后期将为空天信息领域人才培养提供实验和教学数据,为更多有志青年指引方向,“启明”航天梦想。此次成功升空的“启明星一号”微纳卫星由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牵头,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珞珈实验室等空天信息相关单位协同,以武汉大学测绘遥感相关院系在校学生为研究主体,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哈尔滨工业大学、陕西长岭华远空天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珞珈伊云光电有限公司、武汉云成卫星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有关院所参与研制,整星重量19kg,装备可见光相机及红外相机,分别获取32谱段高光谱图像、8谱段夜光图像及红外遥感图像,是我国首颗可见光高光谱和夜光多光谱多模式在轨可编程微纳卫星。此次成功升空的“启明星”是一颗以在校学生为研发主体的微纳卫星,是武汉大学在遥感学科教学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举措。该星研制历时两年时间,先后有五十余名学生参与设计、研发及测试。武大携手国网湖北电力公司共建能源互联网实验室
2月23日,“武汉大学-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能源互联网实验室”在武汉大学签约揭牌。实验室将力争通过建设发展,成为国内 的“双碳”技术产学研合作研究基地、能源互联网建设支撑平台和新型电力系统人才培养摇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助力经济社会的发展。年度学科竞赛评估揭晓,武汉大学位列全国第三
2月2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正式发布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在年年度榜单中,我校以项获奖总数、93.92分的成绩位列全国综合排名第三位,在综合类高校中 ;在-年五年滚动榜单中,我校以项获奖总数、94.62分的成绩位列全国第五。
大学生学科竞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能力,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发挥学科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从经费投入、场地设施、政策激励等多方面、全方位为竞赛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建立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有效机制,全面提升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珞珈文库正式揭牌开放
2月23日,武汉大学珞珈文库正式揭牌开放。
据介绍,武汉大学早在年就提出并先后在樱顶老图书馆、逸夫楼文科中心设立“武汉大学师生著述专藏文库”。年图书馆总馆扩建落成后,文库搬迁到总馆更名为“武汉大学文库”。年,新文库在总馆开辟新址精装设计,并正式定名为“珞珈文库”。
珞珈文库定位为“藏、展、用”相结合,全面收藏,重点展示,兼顾阅览使用。在全面收集历年师生校友著作的同时,设立了9类重点书架展区和5个展柜,其中既有武汉大学学术丛书、百年名典等经典著作和历年的获奖作品及 教材,也有历任校长、两院院士、 教授、知名学者、杰出校友的著述,还有国立武汉大学时期出版的学术丛书、老讲义以及手稿等珍贵资料。截至目前,文库藏书已达2.4万册,其中重点展出人物余位、作品余册。
王行环向朱裕璧基金捐赠20万元
年12月29日上午,朱裕璧基金捐赠仪式及“登临好”石刻拓片座谈会召开,李德仁和朱宜萱夫妇在先后捐款40万元的基础上,为朱裕璧基金再次捐款20万元。为老一辈医学专家的精神及两位教授的情怀所感,年12月30日,王行环以个人名义将自己年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所获的20万奖金向朱裕璧基金全额捐赠,以纪念朱裕璧为医学教育事业所做的杰出贡献,激励后学,发扬朱裕璧爱党、爱国、爱校,执着追求、献身医学的精神。
据悉,“朱裕璧医学奖”为武汉大学医学领域 别奖项,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发起,朱裕璧教授的亲属、医院捐款设立。年医学院60周年院庆时首次颁奖,至今已颁9届,共94名师生获奖。
—END—来源:武大新闻网
编辑排版:金秋
审核:刘丹
——武汉大学校友总会——
点个在看,就当你喜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