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在淘宝筛选护肤品时,筛选栏前会多一条,可以通过拍照进行肤质信息采集与分析。本文作者对这个小功能进行了分析思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01案例描述——护肤档案
最近在淘宝搜索护肤品,筛选栏前会多一条可以选择「填写肤质档案」/「订阅的店」,选择「填写肤质档案」并同意「肌肤检测授权」后,即可通过拍照进行肤质信息采集与分析。
检测分析结果包括肤质概览、眼角细纹、色斑、毛孔、黑眼圈、痤疮、敏感肌、肤色、肤质9个方面,并提供近期护肤重点3个。用户可在档案管理中删除肤质档案,以后也不会调用肤质信息进行推荐等行为(协议上是这么写的)。
从左到右依次:
从左到右依次:「档案管理」
02案例思考
1.原则的应用与体现
1)告诉用户处在系统的什么位置——需要用户「填写肤质档案」
肤质档案的填写并不属于主要流程,是产品新上线的功能,旨在获取用户肤质信息,为用户提供能符合的产品推荐,是属于小辅助功能。所以并不能过于强调该功能,而影响主流程的操作。
淘宝没有采用弹框、蒙层、气泡等较强影响的方式,而是通过颜色差异(玫红相对于整体的橘红存在差异,玫红与筛选栏的灰色存在差异),吸引用户视觉注意;通过文案引导,告诉用户该做什么“填写肤质档案”。
“填写”两字带有较强的指引属性。
2)可撤销、可返回、可中止、可继续——停止让平台采集/使用肤质信息了
在采集用户信息前,弹框形式提供采集目的与用途,用户可以在采集前终止协议,保护个人隐私。为明确信息可被用户